- 聽力知識
-
嬰幼兒耳聾的高危因素和正常的聽力發育過程
時間:2013/5/10 15:33:23 作者:分享 來源:網絡轉載 查看:103 評論:0耳聾的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是重要的,現今由于區分先天性耳聾和后天獲得性耳聾還有困難,因此嬰幼兒可以發生語言發育方面的問題,從而不能與家庭、社會有效溝通,影響學習成績。醫生必須及早發現聽力障礙兒童并進行干預。
先天性耳聾有可能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查發現,一些高危因素可以用來發現處于耳聾危險中的兒童。所有兒童應該定期進行聽力檢查,父母親發現兒童有聽力方面的問題時應該做完全的聽力學評估。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李琦
耳聾高危因素的觀察,家族史的詳細了解,可以早期發現耳聾并大大改善兒童語言能力的發育。美國新生兒聯合委員會提出以下高危因素對于生后到2個月的嬰兒的聽力障礙發現是有幫助的。
出生到28天
1、有感音神經性耳聾尤其是先天性耳聾的家族史
2、母親發生和感音神經性耳聾有關的宮內感染(弓形體病,風疹,巨細胞病毒感染,皰疹,梅毒等)
3、伴有耳和其他的顱面畸形
4、需要交換輸血的高膽紅素血癥
5、出生體重<1500g
6、細菌性腦膜炎
7、阿氏評分低(5分鐘0-3分,10分鐘0-6分)
8、呼吸性窘迫(如胎糞吸引術導致)
9、機械換氣>10天
10、耳毒性藥物(慶大霉素等)使用超過5天或聯合使用髓袢利尿劑
11、體格檢查有綜合征性耳聾的表現(唐氏綜合征,瓦爾敦堡綜合征)
29天到24個月
1、父母發現嬰兒聽力、言語語言發育遲緩
2、出生到28天存在任何一項或幾項新生兒高危因素
3、反復發作或持續性分泌性中耳炎至少3個月
4、伴有顳骨骨折的頭部外傷
5、和感音神經性耳聾有關的兒童期感染性疾病(腦膜炎、腮腺炎、麻疹等)
6、神經變性疾病(如亨特綜合征)或脫髓鞘疾病(弗里德賴希共濟失調,進行性神經性肌萎縮)
以下是嬰兒言語語言發育過程中的特征,缺少這些特征或特征異常要考慮進行聽力學評估
出生到3個月
1、對大的聲音有吃驚的表情
2、聲音可以喚醒
3、對聲音有眨眼或眼睛睜大
3到4個月
1、對于母親的聲音顯得安靜
2、對新鮮的聲音停止玩耍開始傾聽
3、對于不在視野中的聲音尋找發生源
6到9個月
1、享受音樂玩具
2、可以對應音調變化發含糊不清的聲音
3、可以喊“媽媽”
12到15個月
1、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可以說“不”
2、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要求動作
3、使用3到5個表達詞匯
4、模仿一些聲音
18到24個月
1、知道身體的各個部分
2、使用2個詞的短語表達(最少20-50個詞匯量)
3、對于陌生人50%的語言能聽懂
到36個月
1、使用4到5個詞的簡單句表達意思(可以有約500個詞匯量)
2、對陌生人80%的話語可以聽懂
3、理解一些動詞
- 相關評論
- 本類更新
-
-
7-17基因檢測可知你是否會生出耳聾的孩子
-
1-8雙耳驗配的好處
-
1-6正確聽音樂不傷耳朵
-
12-15中青年耳聾的主要表現
-
7-29中度耳聾戴助聽器效果最好 適應后盡量多戴
-
7-18聽力損失可對老年人的性格產生影響
-
7-18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聽力損失
-
5-4小孩感冒后容易誘發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療?
-
5-4耳鳴超過一周最好就診
-
2-9嬰幼兒聽力情況的判斷方法
-
- 本類推薦
-
-
11-22耳聾了為什么還怕吵?
-
11-14關于大前庭導水管綜合癥
-
11-10遇到突發性耳聾怎樣治療?
-
11-4鼓膜的作用
-
6-10世界衛生組織(WHO)聽力損失程度分級標準
-
3-5怎樣培養聾兒交往能力
-
11-15新生兒、嬰幼兒聽損傷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
6-30兒童助聽器驗配中如何正確看待香蕉圖
-
6-29聽力損失的分級是怎樣?
-
4-30兒童聽力測試方法
-
- 本類排行
-
-
6-10世界衛生組織(WHO)聽力損失程度分級標準
-
12-5聽力損失的程度是如何劃分?
-
7-29中度耳聾戴助聽器效果最好 適應后盡量多戴
-
7-18聽力損失可對老年人的性格產生影響
-
4-17什么是腦干誘發電位( ABR )測試?
-
1-27聽力損失和膽紅素腦病
-
1-8雙耳驗配的好處
-
7-17基因檢測可知你是否會生出耳聾的孩子
-
12-15中青年耳聾的主要表現
-
6-29聽力損失的分級是怎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