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力知識
-
耳聲發射的產生部位
時間:2013/3/11 16:27:01 作者:分享 來源:網絡轉載 查看:102 評論:0一種說法是,耳聲發射來源于耳蝸,理由如下:(1)耳聲發射的反應閾值可低于主觀聽閾,可認為是一種神經前反應,而且與突觸傳遞無關。
(2)用化學藥劑阻斷或切斷第Ⅷ顱神經,此時聲刺激不能引出神經反應,但仍可記錄到耳聲發射。
(3)耳毒性藥物、強噪聲、缺氧以及傳染病等導致因素,均可影響耳聲發射。
(4)外毛細胞缺失或排列紊亂時,耳聲發射缺失或幅值下降。
(5)誘發性耳聲發射具有頻率離散現象,即耳聲發射的頻率越高潛伏期越短。
(6)耳蝸的主動生物機制也被稱為耳蝸的“放大”功能,即當刺激信號較弱時,通過主動機制使得基底膜行波加強。這種機制的原理尚不清楚,但與外毛細胞有關。
外毛細胞與內毛細胞在細胞結構和神經支配上的不同提示著二者功能有所不同。外毛細胞有以下特點:
①形態與位置:外毛細胞呈柱狀,位于Corti隧道外側,遠離較為固定的螺旋緣基底膜附著處。其頂端有纖毛嵌入蓋膜中,底部經支持細胞與基底膜耦合,從而與周圍結構建立了密切的關系。
②神經支配特點:90%以上的傳出神經纖維與之相連,表明外毛細胞主要接受來自中樞的指令并作出反應。
③結構特點:外毛細胞內存在有肌動蛋白、肌凝蛋白和線粒體等,并有類似肌細胞肌漿網樣結構的表面下池;肌漿網樣結構和收縮蛋白的存在說明外毛細胞具備有產生機械活動的結構基礎。
④離體外毛細胞運動形式:一種形式是受胞膜電位去極化狀態的影響,表現為胞體長短、體積大小的較緩慢變化;當刺激引起細胞膜去極化時,胞體縮短;而超極化時則伸長。這種長度變化所產生的力量可推動數倍于外毛細胞自身的質量。另一種形式是由胞膜兩側離子活動引起的細胞纖毛束的快速擺動。其擺動頻率可高達數千乃至上萬Hz,不同部位的外毛細胞有特定的擺動頻率。
- 相關評論
- 本類更新
-
-
7-17基因檢測可知你是否會生出耳聾的孩子
-
1-8雙耳驗配的好處
-
1-6正確聽音樂不傷耳朵
-
12-15中青年耳聾的主要表現
-
7-29中度耳聾戴助聽器效果最好 適應后盡量多戴
-
7-18聽力損失可對老年人的性格產生影響
-
7-18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聽力損失
-
5-4小孩感冒后容易誘發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療?
-
5-4耳鳴超過一周最好就診
-
2-9嬰幼兒聽力情況的判斷方法
-
- 本類推薦
-
-
11-22耳聾了為什么還怕吵?
-
11-14關于大前庭導水管綜合癥
-
11-10遇到突發性耳聾怎樣治療?
-
11-4鼓膜的作用
-
6-10世界衛生組織(WHO)聽力損失程度分級標準
-
3-5怎樣培養聾兒交往能力
-
11-15新生兒、嬰幼兒聽損傷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
6-30兒童助聽器驗配中如何正確看待香蕉圖
-
6-29聽力損失的分級是怎樣?
-
4-30兒童聽力測試方法
-
- 本類排行
-
-
6-10世界衛生組織(WHO)聽力損失程度分級標準
-
12-5聽力損失的程度是如何劃分?
-
7-29中度耳聾戴助聽器效果最好 適應后盡量多戴
-
7-18聽力損失可對老年人的性格產生影響
-
4-17什么是腦干誘發電位( ABR )測試?
-
1-27聽力損失和膽紅素腦病
-
1-8雙耳驗配的好處
-
7-17基因檢測可知你是否會生出耳聾的孩子
-
12-15中青年耳聾的主要表現
-
6-29聽力損失的分級是怎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