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聾兒康復
-
《“七彩夢行動計劃”聾兒(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康復評估及填報要求
時間:2013/1/7 15:36:20 作者:音特通聽力 來源:音特通聽力 查看:305 評論:0一、康復評估內容
1、植入耳聲場評估:
測試頻率包括0.5K、1K、2K、3K、4K。
所有年齡段的受助者均完成此項評估。
2、聽覺和語言能力評估
(1)評估用具:
《聽力障礙兒童聽覺、語言能力評估標準及方法》(孫喜斌 主編)三辰影庫電子影像出版社,2009.5 ISBN 978-7-83000-043-1
(2)測試項目:
聽覺能力評估:韻母識別、聲母識別、雙音節詞識別(詞表2)、聲調識別(同音單音節聲調識別)、單音節詞識別、短句識別。
語言能力評估:語言清晰度、模仿句長、聽話識圖、看圖說話、主題對話。
大于或等于3歲的受助者完成上述“聽覺能力評估”和“語言能力評估”測試項目。
2-3歲受助者如能配合以上聽覺能力評估,可對照《聽障兒童聽覺、語言能力評估標準》(修訂版)孫喜斌、高成華、曲成毅 主修(三辰影庫電子影像出版社)的言語識別率轉換表進行言語識別率的轉換。
語言年齡高于4歲的受助者可按照《聽障兒童語言功能評估方法》(試行)呂明臣、孫喜斌 主編(三辰影庫電子影像出版社)中測試項目:表述功能、工具功能、協調功能、表現功能、娛樂功能,進行綜合評分,對照健聽兒童語言功能評估參考值確定聽障兒童語言年齡。
3、MAIS聽覺整合問卷父母問卷(訪談)(見附件1)。
小于3歲的受助者完成此項測試項。
4、林氏六音的察知和辨識、CAP 聽覺行為分級問卷和SIR言語可懂度分級問卷(見附件2)。
所有年齡段的受助者均完成此3項評估。
二、評估時間
康復評估與成效跟蹤時間為3年。各項評估測試時間如下:
評估內容評估時間1植入耳聲場評估開機后入園第一學期期末、第二學期期末第三學期期末、第四學期期末第五學期期末、第六學期期末(共7次)2聽覺能力評估語言能力評估3MAIS聽覺整合問卷父母問卷(訪談)4CAP聽覺行為分級SIR言語可懂度分級林氏六音的察知和辨識三、填報要求
1、康復評估數據:按照評估時間完成測評后,
30天內將評估數據錄入《聽障兒童服務網數據庫》。康復走向變化應及時更新錄入。
2、康復疑難案例:填寫《項目康復疑難案例填報表》(見附件3),及時報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項目辦公室。
3、康復成效顯著案例:
(1)填寫《項目康復成效顯著案例推薦表》(見附件4)。
(2)評估錄像
術前錄像:
拍攝時間:開機后入園一個月內完成。
拍攝內容:林氏六音的察知和辨識反應;受助者與人交流的聽說能力。
術后階段錄像:
拍攝時間:第一學期期末、第二學期期末、第四學期期末、第六學期期末(共4次)
拍攝內容:林氏六音的察知和辨識反應;受助者與人交流的聽說能力。
上報方式:
評估錄像光盤分3次上報(即第二學期期末、第四學期期末、第六學期期末),每次完成拍攝后即制作成光盤上報(一張光盤刻錄一名受助者錄像)。
《項目康復成效顯著案例推薦表》與開機后入園錄像同第一學期期末、第二學期期末評估錄像光盤一起上報。
附件1:MAIS聽覺整合問卷父母問卷(訪談)
附件2:CAP 聽覺行為分級問卷和SIR言語可懂度分級問卷
附件3:《項目康復疑難案例填報表》
附件4:《項目康復成效顯著案例推薦表》
- 相關評論
- 本類更新
-
-
2-15兒童聽力測試指南
-
11-26兒童測聽四大誤區
-
8-3經驗分享:幾個比較典型聲母的發音方法
-
4-18小齡孩子在家如何語訓
-
1-29有助于聾兒學習語言的基本方法
-
1-14嬰幼兒在佩戴助聽器后家長做哪些工作?
-
10-11如何教聾兒說話
-
10-11寫給聾兒爸爸媽媽:要正視自己的孩子
-
6-26抓緊零到三歲,讓聾兒學會說話
-
6-21除了助聽器,還有哪些可以幫助聽障兒童的輔聽器具?
-
- 本類推薦
-
-
11-10怎樣保護兒童聽力?
-
11-7聾兒家長學校要完成哪些任務呢?
-
6-29耳聾對語言發展有何影響
-
4-17聾兒助聽器的適應性訓練
-
4-17如何進行鼻音訓練?
-
4-17什么是舌頭鍛煉操?分哪幾步?
-
4-15小兒主觀行為測試方法介紹
-
- 本類排行
-
-
2-15兒童聽力測試指南
-
1-14嬰幼兒在佩戴助聽器后家長做哪些工作?
-
9-27如何訓練新生寶寶的聽覺能力
-
8-3經驗分享:幾個比較典型聲母的發音方法
-
4-18小齡孩子在家如何語訓
-
11-13如何來培養聽障兒童的聆聽能力呢?
-
1-29有助于聾兒學習語言的基本方法
-
11-26兒童測聽四大誤區
-
1-7《“七彩夢行動計劃”聾兒(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康復評估及填報要求
-
11-22關于漢語語音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
-